Lee Wen:Lucid Dreams in the Reverie of the Real
  • The exhibition
  • life as dream as art as life
  • Reviews
    • The eternal hippie by Mayo Martin/Today
    • We RAT on Lee Wen and his Yellow Man!
    • Modern Art Reveries by Cheah Ui Hoon/BT
    • 李文的黄人 走了20年● 吴启基
    • Lucid Dreamer by Huang Lijie/ST
    • outsider’s dreams Huang Lijie/ST
  • The Works
    • "Ghosts Stories: cold storage"
    • Sissyphus In The Key Of Narcissus
  • On the way to...
李文的黄人 走了20年
吴启基

联合早报 2012.4.24
http://www.zaobao.com.sg/fk/fk120424_023.shtml

本地行为艺术圈领军人物之一李文,以“黄人”系列表现自己的文化认同。1992年开始的“黄人”系列,后来发展成多媒体形式,包括绘画、录像艺术和装置艺术。最新的“黄人”已是第六个系列,作品的时间跨度长达20年。

行 为艺术在新加坡,可以说是最受误解和为人所“不解”的一种最新艺术类型。有时不是因为它的形式,而是它敏感和尖锐的内容,像李文的“黄人”系列,从行为艺 术表现自己的文化认同,一个穿着丁字裤的黄人,头上顶着无数的大小灯笼,从陆地走向海边,也从一个地点步行到另一个地点,沿途引来不少好奇的眼光。

   他表演时,刚好是中秋节,他的官方申请列明“庆祝中秋节”。如果不是这样,像这样超前的艺术表现形式,恐怕无法如此公然亮相。李文是在1990年到英国 伦敦城市学院学习艺术两年,从那里发现,行为艺术是最适合他个人的表现语言。他说:“行为艺术的兴起,是当欧美各国画家在画肖像画时,发现艺术创作不一定 是挂在墙上,艺术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。何况,行为艺术还不只是艺术,它也包含社会、文化、政治、人类、神话等不同范畴。”

  1992年开始的“黄人”系列。后来发展成多媒体形式,包括绘画、录像艺术和装置艺术。这些不同类型的表现和表演,是他首次大型个展的内容。最新的“黄人”已是第六个系列,时间跨度更长达20年。作品也让我们看到突破和改变,加入了更多文字、音响、音乐等。

植根本地课题

   情况正如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陈文辉所说:“李文的作品,让我们改变了对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的看法和想法。他的作品植根于新加坡本地课题,又和世界和声同 调。”李文于2005年获得新加坡文化奖(视觉艺术),目前他患有帕金森病,腿脚不灵,就医期间仍旧不忘创作。展出的新旧作品,多达40件。

   在“黄人”的摄影作品中,李文用泼彩方式创作,只是那些黄色的颜料水,有些去了头部、全身。有很多张,颜色在未泼到前,经过定格处理,颜色停在虚空中。 他把自己放进锅里烹煮的摄影作品,也令人大吃一惊!他说:“好的创作,不一定要深思熟虑,有时即兴也能产生很好的作品。”

  李文长期在国 外活动,他和日本画家太太成立家庭后,两人住在东京,目前却回来新加坡发展。李文说:“1992年,行为艺术在新加坡一度引起很多争论,有的人还认为那是 ‘麻烦制造者’的艺术,但我一直思考社会问题,我志在反映社会的一些现实。多年来坚持创作,是因为读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繆(Albert Camus)的名著《西绪弗斯神话》( Sisyphe),从中获益不少。过去我有朋友因为对人生迷失而自杀。在我迷失时,西绪弗斯给了我不少启示和力量。”

  作为希腊神话人物的西绪弗斯,因为偷取火种给人间,被上帝罚以一生推大石头上山,可是到了极顶,石头又重新滚落山下,如此周而复始,象征人生只是一场徒然无功的努力。

生命中两个重要人物:

母亲和恩师唐大雾

  李文的父亲是过去新马著名报人李学敏(鲁白野)。父亲积劳成疾过世时留下他和两姐一兄,当 时他只有5岁。他在30岁时感觉到生活应该有所改变,毅然辞掉从事了七年的银行工作,报名进入拉萨尔—新航艺术学院学视觉艺术。因为家境不佳,当初他选择 当专业画家时还遭到家人反对。以后,他和本地艺术组织“艺术村”的一群朋友交往,创作上很受视觉艺术家唐大雾、王良吟、廖芳炎等人的影响,开始一种不同的 艺术创作。

  在谈到生命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时,他提到了母亲和恩师唐大雾。展出中的一件作品,是个大鸡寮,里面有唐大雾的作品,原来当年“艺术村”的所在地是养鸡场,这是李文对已逝场景和过去岁月的怀念。

  对于艺术的存在形式,李文以三个下面装有遥控小汽车的榴梿壳为例指出:“艺术应该是要不停在动,但新加坡的榴梿壳缺少动感。以前本地曾经反对过嬉皮士和蓄留长发的青年人,可是他们在欧美却有很高的文化表现。”

  他的系列多联屏个人全身肖像作品,是采用墨汁混合媒体,把自己“压印”在纸上。过去张大千也在创作“双桃”时采用此法。李文非常喜欢这样的表现。

在本地行为艺术境遇有很大改变

   作为艺术家,他反对一些国家的极权统治,发现有些政府可以在未经审讯情况下,悍然把涉嫌的百姓投入监狱。李文在展出的其中一个房间中,贴满许多中文政治 标语,什么民主啊自由啊法规啊社会主义啊,对于讲英语用英语的李文来说,对于陌生文字语言的应用和误读,会创造出完全不同的艺术趣味。他采用香料创作大型 装置作品,观赏者注意的是嗅觉效果而不是影像画面效果。

  长期来,行为艺术在本地被限制,目前又有哪些改变?李文说:“改变很明显,现有专门的工作坊让人自由表演,至少南洋艺术学院和拉萨尔艺术学院都开办短期课程,由几位行为艺术家担任指导讲师。以前很多前卫音乐表演,一直是地下的,见不得光,现在情况已有所改变。”

 李文是本地行为艺术圈要角,他曾先后在国内外,如日本、韩国、古巴、苏格兰、中国表演,也参加过韩国的光州双年展、釜山双年展,以及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亚 太三年展。除了在本地的艺术学院教授艺术,他也在日本、墨西哥、英国等地讲学。他的个人最新展出,也邀请几位年轻人共同参与。

●已开始,展至6月10日/上午10时至晚上7时(星期五至晚上9时)/成人10元(星期五下午6时起免费),学生及儿童半价/新加坡美术馆

●展出的周边活动
· 策展人导览(5月9日晚上7时30分,12元)
·李文工作坊(5月12日下午2时,12元)
·和李文对话(5月25日晚上7时30分)
可通过SISTIC了解详情

Picture